栏目:gong 查看: 9
垂:接近;将近。
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多含有惋惜之意。
出处:《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表示惋惜。
例子: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师回去,以致功败垂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一回)
辨形:“功”,不能写作“攻”。
辨析:“功败垂成”与“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有别:“功败垂成”本身不指明遭到失败的原因;“功亏一篑”说明导致失败由于差最后一点儿努力;“功败垂成”的“功”指“成功”;“前功尽弃”的“功”指“努力”或“功劳”。
故事: 东晋大将谢玄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迫使前秦王苻坚逃回关中,谢玄乘胜追击,收复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就在北方快要统一的时候,东晋皇帝听信谗言令其收兵驻守淮阴。统一北方未遂,人们感叹他是功败垂成。
指事情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原语如加“于”和“之时”三字,成为“功败(于)垂成(之时)”,意义就很容易理解。垂,“将近”之意。语出《晋书・卷七九・谢安列传》。
史臣曰:“……才兼文武,志存匡济,,望之而土崩;涡颍之师,中州应之而。方欲西平巩洛,北定幽燕,庙算有遗,良图不果,,功败垂成,拊其遗文,经纶远矣。”
[1]康乐:即谢玄(公元343—388),字幼度,东晋阳夏人,谢安姪子。为东晋名将,具经国才略,以精锐八千,破前秦苻坚百万大军于淝水,拜建武将军,封康乐县公。时司马道子执政,忌谢氏势盛,使其还镇淮阳,后改会稽内史。卒谥献武。
[2]淮肥之役:即淝水之战。东晋时,前秦苻坚大举南侵,欲一举统一中国。晋以谢玄为统帅御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战于淝水,大败前秦之兵,南北分裂之局因而形成。
[3]勍寇:强劲的外来入侵者。勍,音qíng,强劲、强大。
[4]席卷:比喻统一、占领。亦作“席卷”。
[5]降龄何促:老天赐给(谢玄)的年岁何其短暂。
“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如果就“垂成之功”来推究典源,则在《三国志・卷二五・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杨阜》和《三国志・卷五三・吴书・张严程阚薛传・薛莹》都可以看到“垂成之功”。但如果以“功败垂成”来推究,则当以《晋书・卷七九・谢安列传》为较早。〈谢安列传〉提到谢玄的事:谢玄是东晋时代的名将,具有治国的才能。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前秦苻坚率领大军南侵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玄率兵迎战,两军对峙于淝水。谢玄派人要求前秦军队向后退,以便晋军渡河,这样两军可以快速决战;苻坚盘算著可以在晋军渡河时发动攻势,因此就答应了。就在前秦军队向后撤退时,后方将士以为前线失守,众多兵马一时乱了阵脚,形成混乱的局面。于是晋军乘机渡河攻击,前秦军队纷纷溃散,终被晋军打败。此时谢玄想要乘胜前进,平定西边的巩、洛以及北方的幽、燕等地,然而朝中大臣嫉妒他的功绩,以征战太久为理由,下令他班师回朝,镇守淮阴。就在回程的时候,谢玄身染疾病,一直不见好转,数年后病故时,才四十六岁。所以后人感叹,老天给他的年岁太短暂了,就在北伐即将成功之际,却因朝廷阻扰而失败了。后来〈谢安列传〉的原文“功败垂成”演变成一句成语,用来指事情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
01.《晋书・卷七九・谢安列传》:“史臣曰:『……降龄何促,功败垂成,拊其遗文,经纶远矣。』”(源)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师回去,以致功败垂成。”
03.《痛史》第二七回:“那两位辅佐太子的知道了,见功败垂成,十分著急,便设法通了丞相门客,把那折子偷了出来,暗地里差人送到元主的行在。”
语义指事情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
类别用在“将成却败”的表述上。
①这座桥梁本就要完工了,一场大地震却让它功败垂成。
②一万片骨牌就只一片排歪了,因而功败垂成,令人惋惜!
③我们做任何事情,若不能坚持到底,就会功败垂成,何等可惜!
④任何实验越接近尾声,越大意不得,一点疏忽,都会功败垂成。
⑤越接近完工越得谨慎行事,万一稍有疏忽,功败垂成,悔之晚矣。
⑥由于不能坚持到底,这件事竟以功败垂成的结局收场,让人惋惜。
⑦眼看就要夺标了,却因夺标手不慎落水,因而功败垂成,令人顿足。
⑧有句谚语说:“失败往往就在成功左右。”说明了事情功败垂成的可能性。
⑨这道题目本来都解出来了,却一时慌张,写错了答案,以至功败垂成,白忙一场。
fail on the verge of success
成功(せいこう)の一歩手前(いっぽてまえ)で失敗(しっぱい)する
échouer à la veille du succès(échouer au port)
потерпéть неудáчу на порóге успéх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