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bei 查看: 13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
原作“背水阵”;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出处:宋・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例子:我军下定了背水一战的决心,终于杀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正音:“背”,读作“bèi”,不能读作“bēi”。
辨形:“战”,不能写作“站”。
辨析:“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都有“决一死战”的意思。但“破釜沉舟”含有“不顾一切;战斗到底”的意思;“背水一战”表示“拼死干到底;以求得胜利”的意思。
歇后语: 韩信打赵国 —— 背水一战
谜语: 1. 征南 (谜底:背水一战)
2. 仰泳决赛 (谜底:背水一战)
故事: 西汉三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用计将其引至河边,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刘歇,消灭赵国。
“背水一战”的“背水”,就是背对著河流,毫无退路的意思。“背水一战”比喻抱著必死的决心,奋战取胜。※语或本《尉缭子・天官》。△“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梁惠王问尉缭子曰:“黄帝刑德,可以百胜,有之乎?”尉缭子对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也。黄帝者,人事而已矣。何者?今有城,东西攻不能取,南北攻不能取,四方岂无顺时乘之者邪?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备具,财谷多积,豪士一谋者也。若城下池浅守弱,则取之矣。由是观之,天官时日,不若人事也。案曰:「背水为,向陈为。”武王伐纣,背济水向山阪而陈,以二万二千五百人,击纣之亿万而灭商,岂纣不得天官之陈哉!
[1]《天官》:古代泛论阴阳、干支、天文星象之书。
[2]陈:音zhèn,同“阵”,军队之阵列、部署。
[3]绝纪:或本作“绝地”,毫无生路之地。
[4]阪:山坡。
[5]废军:无战力之军。
“背水一战”原作“背水陈”。战国时,梁惠王问尉缭子说:“我听说黄帝有刑德之说,靠它可以百战百胜,有这回事吗?”尉缭子说:“不是这样的,黄帝的刑德之说,是指用武力讨伐敌人,用文德治理天下,和国君所要追求的流年方位无关。假设今天有一座城池,用什么方法都攻不下来,如果按阴阳五行,难道没有任何吉时是适宜攻城的吗?其实这座城会无法攻破,完全是因为它的防护坚固,城内兵器完备,粮食物资充足,又有豪杰之人同心协力的固守。如果不是这样,城就很容易攻下了。这样看来,要找良辰吉日不如多花心思在行动策略上。《天官》中曾说:『背靠著水部阵,等于是把部队置于死地;面对著山坡摆阵,简直是自废兵力。』但想当初武王伐纣时,就是背著济水、面对牧野山坡列阵,以二万多人的兵力,去迎战纣王的数十万大军,那纣王不是得了《天官》书中的阵式之利,必胜无疑吗?但是后来武王仍然打赢这场仗,灭了商朝。所以能百战百胜并不在于选对良辰吉日,而完全是人的努力。”这里提到了“背水陈”,也就是“背水布阵”的意思,可能就是后来“背水一战”这句成语的出处,用来比喻抱著必死的决心,奋战取胜。
01.宋・谢翱〈文房四友叹〉诗:“荆山风雨朝暮号,璞在吾怀足何罪?恨不雪耻酬诸姬,背水一战汉为池。”
02.宋・秦观〈将帅策〉:“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03.元・刘埙〈书南居陈君丁亥集后〉:“淮阴,汉大将,以背水一战传;公瑾,江东豪杰,以赤壁一捷传。”
04.明・王翰〈过韩庙〉诗:“西来铁马疾如风,魏豹就虏犹儿童。背水一战赵壁破,飞书才入燕城崩。”
语义比喻抱著必死的决心,奋战取胜。
类别用在“勇猛奋战”、“奋力一搏”的表述上。
①同志们!我们已无退路,准备背水一战吧!
②今年再考不上,我就没机会了,我只有背水一战!
③如今我们陷入重围,只好背水一战,杀出一条血路。
④我们已下定背水一战的决心,一定要冲出敌军的包围。
⑤事到如今,就剩这点资源,大家背水一战,全力一搏吧!
⑥虽然局势极为危险,但为了死里求生,只好背水一战了。
⑦形势已不容我军有后退之路,大家只有背水一战,和敌人拚一死活了!
⑧下场比赛已不能再输,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做好背水一战的心理准备。
be forced to stand an fight
背水(はいすい)の陣をしいて一戦を艕(まじ)える;最後の決戦を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