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an 查看: 12
按:止住。
控制住军队;暂不行动;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多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或暂时不做。
例子:又听得寨前炮响,史文恭按兵不动,只要等他入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八回)
正音:“不”,读作“bù”,不能读作“bú”。
辨形:“按”,不能写作“安”。
歇后语: 下象棋不走卒 —— 按兵不动
谜语: 休战 (谜底:按兵不动)
故事: 春秋末,卫国被迫与晋国结盟,成为晋国的附庸国。卫灵公为改变现状,与齐景公缔盟。晋国不能容忍卫国的行为,赵鞅派史默潜伏卫国。史默半年后回国报告说卫国启用贤臣蘧伯为相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出谋划策,赵鞅就按兵不动。
暂时停止军事行动,有观望形势的意思。#语本《荀子・王制》。后用“按兵不动”形容暂时不采取行动。
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用万乘之国者,威彊之所以立也,名声之所以美也,敌人之所以屈也,国之所以安危臧否也,制与在此,亡乎人。……诚以其国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国为危殆灭亡之所,亦危殆灭亡。之日,以中立无有所偏而为,无动,以观夫暴国之也。案平政教,审节奏,砥砺百姓,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劲矣。案然修仁义,伉隆高,正法则,选贤良,养百姓,为是之日,而名声剸天下之美矣。权者重之,兵者劲之,名声者美之。夫尧、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1]典故或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
[2]殷:富足、富裕。
[3]案:同“安”,语助词。
[4]纵横之事:合纵与连横的事情。比喻外交之事。
[5]偃然:停止、平息的样子。偃,音yǎn。
[6]案兵:亦作“按兵”,止兵不动。
[7]相卒:相抵触、相对抗。
《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
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曰:“何其久也?”史默曰:“谋利而得害,犹弗察也。今蘧伯玉为相,史䲡佐焉,孔子为客,子贡使令于君前,甚听。《易》曰:『涣其群,元吉。』涣者,贤也;群者,众也;元者,吉之始也;涣其群元吉者,其佐多贤也。”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凡谋者疑也,疑则从义断事。从义断事则谋不亏,谋不亏则名实从之。
荀子,名况,战国时赵人。学说本于孔子,主张礼治而倡性恶之说。在〈王制〉篇中,主要阐述成就圣王的制度、管理天下的方法,以及导致国家兴亡的缘由,以供君王作为借镜。典源节录的这一段,荀子主张:国家富足强盛时,要采取中立的态度,不要为了合纵连横这类的外交事宜而有所偏私,并停止军事行动,在一旁等候观看那些残暴不仁的国家彼此争斗即可。后来“按兵不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暂时不采取行动。
01.《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02.《新五代史・卷二三・梁臣传・王景仁》:“师范以兵背城为两栅,友宁夜击其一栅,栅中告急,趣景仁出战,景仁按兵不动。”
03.《水浒传》第六八回:“史文恭听了,又分拨人去帮助曾索。又听得寨前砲向。史文恭按兵不动,只要等他入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
04.《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使人迎董卓于渑池,卓按兵不动。”
05.《封神演义》第八七回:“子牙著实伤悼,对众门人曰:『今高兰英有太阳神针,射人二目,非同小可,诸将俱要防备。』故此按兵不动,再设法以取此县。”
06.《隋唐演义》第三九回:“杨义臣出师已久,未有捷音,按兵不动,意欲何为?”
07.《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幕府里面子上虽含糊答应,暗地里却给他个按兵不动。”
语义形容暂时不采取行动。
类别用在“静止观望”的表述上。
①上级早已把任务交下,为何过了几个月,你们还是按兵不动?
②这事极为可疑,我劝你还是暂时按兵不动,看看后续发展再说吧!
③他这个人老奸巨猾,表面上按兵不动,暗地里花招不断,让我吃了不少闷亏。
④对方不清楚我们的底细,只要耐住性子,按兵不动,他们是不敢轻易出手的。
⑤不管对方如何叫骂,他仍是无动于衷,按兵不动,反而使敌人心中产生疑虑。
⑥各个加油站都纷纷降价促销,只有这个加油站仍然按兵不动,不知在打什么算盘?
not to throw the troops into battle
兵を進めずに時機(じき)を伺う
seine Truppen bis zu einem günstigen Augenblick zurückhalten(sich Zurückhaltung auferlegen)
бездéйствовать, заняв выжидáтельную позйци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