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ou 查看: 8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附录:“呕心吐胆,不足语穷。
煅岁练年,奚能谕苦。”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贺)恒从小奚奴,骑距驴(或作距驉,即俗所谓驴生的像骡的家兽),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此事又见《新唐书.李贺传》。 后因以“呕出心肝”,“呕尽心血”形容从事脑力劳动,劳神苦思冥索。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夫以诗为学,自唐以来则然,如呕出心肝,掏擢胃肾,此生精力尽于诗者,是诚弊精神于无用矣。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茧丝蝇迹,呕学士之心肝;流水高山,通我曹之性命者哉!”。
比喻费尽心思。见“呕心沥血”条。
此处所列为“呕心沥血”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呕心沥血”这句成语有两个典源,第一个是“呕心”,来自于南朝梁刘勰所写的《文心雕龙》。在〈隐秀〉篇中,他说文人在写作时,重视创意的人,无不想找出跟别人不一样的意念;重视辞采的人,则挖空心思,想写出美丽的词句。无论何种人,为达到目的,甚至琢磨到似乎要将心、胆吐出;有时经年累月的反复苦思,但这还不足以形容他们的辛苦。这里的“呕心”和“吐胆”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比喻创作的苦心。唐代诗人李贺就是一为“呕心”创作的人。在李商隐所写的〈李贺小传〉提到他常常带著仆人出游,骑著驴子,背著一只破旧袋子,遇有灵感,就立即写下来丢入袋中。到晚上回到家时,已经是满满的一袋子纸片了,李贺的母亲看到这种情形,就说:“我的儿子大概是要将心呕出后才会停止吧!”这是关于“呕心”一语典源的资料。至于第二个“沥血”的典故,则出自于南朝梁元帝所写的〈与诸藩令〉中。文中写道:今日国库充足,谷仓丰盈,占有全楚,涵盖了王畿以外的南方。我们拥有万艘船舰,和众多强悍勇猛的骑兵。只要以极少的兵力,就可防守地势险要的关隘,更能以文克敌,不战而胜。大家不求富贵,不挂念妻儿,如此用尽心血,极尽辛劳,时时自我警惕,奋发图强,准备杀敌报仇雪耻,这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消灭铲除贪暴的人。这里的原文就用了“沥血叩心”,来比喻“费尽心血,极尽辛劳”。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呕心沥血”,用来比喻费尽心思,用尽心血。
01.宋・刘克庄〈梅花十绝・二叠〉一○首之九:“呕出心肝撚短髭,篱边沙际动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