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ian

前功尽弃

栏目:qian 查看: 6

前功尽弃的意思,下面是前功尽弃的详情
  • 前功尽弃的拼音:  qián gōng jìn qì
  • 前功尽弃的注音:  ㄑㄧㄢˊ ㄍㄨㄥ ㄐㄧㄣˋ ㄑㄧˋ
  • 前功尽弃的繁体字:  前功盡棄
  • 前功尽弃的近义词: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灭
  • 前功尽弃反义词:  大功告成
  • 前功尽弃的组合结构:  abcd 主谓式
  •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皇上叫你去带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岂非前功尽弃,自寻苦恼。(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

    正音“尽”,读作“jìn”,不能读作“jǐn”。

    辨形“功”,不能写作“攻”。

    辨析前功尽弃”与“功亏一篑”有别:“前功尽弃”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功亏一篑”是比喻性的;其失败原因全在于只差最后一点努力;含有明显的惋惜的意思。

    歇后语 1. 扎鞋底不栓线结 —— 前功尽弃
    2. 鸡飞蛋打 —— 前功尽弃

    谜语(谜底:前功尽弃)

    故事 战国末年纵横家苏厉去游说周郝王去阻止秦国的大将白起进攻魏国都城大梁,如果大梁不保,周王朝就危险了。并举楚国名将养由基百发百中的例子,前边99次都中了,只要一箭不中就前功尽弃了。白起没有理会苏厉的话,继续进行兼并战。

    【释义】

    指以前辛苦获得的成果,全部废弃。◎语本《战国策・西周策》。△“功亏一篑”、“百步穿杨”、“百发百中”

    【典源】

    《战国策・西周策》

    苏厉谓周君曰:“败韩、魏,杀武,攻赵,取蔺、离石、祁者,皆白起。是攻用兵,又有天命也。今攻梁,梁必破,破则周危,君不若止之。谓白起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今公破,杀,而北攻赵,取者,公也。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韩而以攻,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注解

    [1]公︰指白起(?∼公元前257),秦国郿人。秦之名将,善用兵,事昭王,因功封为武安君。后与应侯范雎有嫌隙,被免官赐死。

    [2]韩、魏:战国时晋大夫韩氏与赵、魏二氏分晋,列为诸侯,韩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东南部一带,魏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带,赵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带。后皆为秦国所灭。

    [3]武:战国时魏将,生卒年不详。

    [4]蔺、离石、祁:战国时赵国都邑,在今山西省境内。

    [5]践:用脚踩踏;通过。

    [6]梁:指大梁,战国时魏国首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县。

    《战国策・魏策三》

    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须贾为魏谓穰侯曰:“……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十仞之城,臣以为虽汤、武复生,弗易攻也。夫轻信楚、赵之兵,陵十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罢,阴必亡,则前功必弃矣。……”

    【典故】

    “前功尽弃”原作“前功尽灭”、“前功必弃”。据《战国策・西周策》载,苏厉是战国时谋士。有一次,他听说秦国大将白起即将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就对周王说:“白起曾经打败了韩、魏、赵等国,并且杀害魏国将领,攻占了许多土地。现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攻下,周王室就会面临危险,您应该想办法阻止。”于是建议周王派人前往秦国去对白起说:“以前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善于射箭。在距离柳树一百步的地方射击,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叶,一旁观看的人都夸赞射得很好。但是有一个路过的人,却说:『的确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导他射箭的方法。』养由基听了,就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很好,你却说可以教导我,那你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叶呢?』那个人说:『我不能教导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但是你今天射柳叶百发百中,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就像你现在打败了许多国家,取得许多土地,功劳很大。又即将要出兵经过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国,如果这一仗不能取得胜利,就会前功尽弃了。所以你还是假装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典源又见《战国策・魏策三》。叙述秦昭王三十二年时,秦国派穰侯魏冉攻打魏国,包围首都大梁。魏国大夫须贾向穰侯说:“魏国现在发动三十万精兵驻守大梁,秦和楚、赵三国联军,是绝不可能攻下大梁的。一旦攻城失利,也会对您不利,您以前的功业一定要全部报废了。”穰侯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从大梁罢兵而去。“前功尽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以前辛苦获得的成果,全部废弃。

    【书证】

      01.《史记・卷四・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02.宋・陈亮《陈亮集・卷六・酌古论二・邓禹》:“一跌之后,前功尽弃,其为患也,可胜道哉!”

      03.《明史・卷三二○・外国列传一・朝鲜》:“釜山虽濒海南,犹朝鲜境,有如倭觇我罢兵,突入再犯,朝鲜不支,前功尽弃。”

      04.《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我一个孤身老儿,带著许多财物,不是耍处!倘有差跌,前功尽弃。”

      05.《三侠五义》第八一回:“你若到了东京,口齿中稍有含糊,不但前功尽弃,只怕忠臣义士的性命也就难保了。”

      06.《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万一一时不得措手,后任催得紧,上司逼得严,依然不得了事。那事岂不连你这一半的万苦千辛,也前功尽弃?”

      07.《红楼梦》第一三回:“那贾敬闻得长孙媳死了,因自为早晚就要飞升,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呢?”

      08.《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此次贾庄以下堤虽完固,上游若不修筑,设有漫决,岂惟前功尽弃,河南、安徽、江苏仍然受害,山东首当其冲无论已。”

      09.《糊涂世界》第一回:“所以古人说的,凡要办大事的,总要量才使器,不可骤易新手,为的是恐怕前功尽弃。”

      10.《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像那九良星打搅蔡兴宗造洛阳桥的一般,悔一悔心,懈一懈志,前功尽弃。”

    【用法】

    语义指以前辛苦获得的成果,全部废弃。

    类别用在“枉费前功”的表述上。

    例句

    这件事现在不能停,一停下来,就会前功尽弃

    堆骨牌游戏,最怕在最后来个不小心,前功尽弃

    事情越到最后越要小心,千万不要弄得前功尽弃

    无论多苦,都要坚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妳煮的菜火候恰好,如果再煮下去就会焦掉,前功尽弃

    眼看程式就要执行完毕,想不到停电了,于是前功尽弃

    这次实验已进入最后阶段,稍有失误,都可能前功尽弃

    由于没有备份,所以当电脑一当,他接近完成的报告就前功尽弃了。

    这次台风将即将采收的果实打落一地,使果农前功尽弃,血本无归。

    你为了参加这场表演,不知准备了多久,如果因一句闲话弃权,岂不前功尽弃

    waste all the previous efforts

    前功(ぜんこう)残(のこら)ずむだになる

    tout l'effort dépensé est complètement perdu(c'est peine perdue)

    alle bisherigen Anstrengungen sind vergebens(alles bisher Erreichte ist verloren)

    все усилия пошли насмáрку

展开全文
上一组:谦恭下士
下一组:千奇百怪
输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