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yuan 查看: 6
怨恨天命;责怪别人(怨:怨恨;天:这里指命运;尤:责怪;归罪)。
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成天泡在个人情绪里头,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正音:“尤”,读作“yóu”,不能读作“yōu”。
辨形:“怨”,不能写作“冤”;“尤”,不能写作“忧”。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终生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忙碌奔波,很少人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对学生发感慨,子贡问为什么?孔子说自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努力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多的道理,只有老天才了解自己。
抱怨上天,责怪他人。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语本《论语・宪问》。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
[1]下学而上达: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学习,进而上知天命、晓达德义。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并开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后世尊为“至圣先师”。《论语》一书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互相问答的话,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在〈宪问〉篇中,孔子感慨没有一个人可以了解他,人海茫茫,却觅无知己。但他认为自己在遭受挫折、失败时,能不埋怨上天,也不责怪别人。学习身边平常的事物,进而深知自然生灭演变的道理,而能随遇而安、通晓德义。这样对人生的了解,已经到达某个境界了,而这个境界一般人很难体会,也只有上天才会知道。后来《论语》原文的“不怨天,不尤人”演变为“怨天尤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
01.《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胡母迪答道:『迪乃后进之流,早习先圣先贤之道,安贫守分,循理修身,并无怨天尤人之事。』”
02.《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这狄宾梁夫妇,一则为独儿独妇,百事含忍;二则恐人笑话,打了牙只往肚里咽;又亏不尽那姑子李白云预先说了那前生的来历,所以绝不怨天尤人,甘心忍受。”
03.《隋唐演义》第六五回:“不要说男子处逆境,有怨天尤人,即使妇人亦多嗟叹。一日之间,就有无穷怨尤,总是难与人说的。”
04.《红楼梦》第一二○回:“那宝钗却是极明理,思前想后,宝玉原是一种奇异的人,夙世前因自有一定,原无可怨天尤人。”
05.《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幸而安老爷是个读书明理,阅历通达的人,毫无一点怨天尤人光景。”
语义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
类别用在“怨恨相仇”的表述上。
①听完他怨天尤人地诉苦后,我劝他凡事要看开点。
②如果他失败时就只会怨天尤人,那离成功还远呢!
③面对这种困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思虑因应对策。
④这件事确实是我疏忽了,我不会怨天尤人,推诿责任。
⑤怨天尤人于事无补,赶快了解失败的原因,好东山再起。
⑥碰上这样的大地震,弄得家破人亡,要他不怨天尤人也难。
⑦一个只会怨天尤人的人,往往不会虚心检讨自己失败的原因。
⑧纵然生活如此辛苦,母亲从不怨天尤人,仍然乐观积极地过著日子。
⑨经过父母的劝解后,他不再怨天尤人,改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困难。
⑩这两个兄弟个性迥然有异,一个是满腹牢骚,一个却是从不怨天尤人。
blame fate and other people
maugréer contre ciel et terre(se plaindre de tout et de tous)
über den Himmel und die Menschen murren(sich über jedes und alles beschweren)
проклинáть весь белый свет(обвинять всех и вс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