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fang

放荡不羁

栏目:fang 查看: 7

放荡不羁的意思,下面是放荡不羁的详情
  • 放荡不羁的拼音:  fàng dàng bù jī
  • 放荡不羁的注音:  ㄈㄤˋ ㄉㄤˋ ㄅㄨˋ ㄐㄧ
  • 放荡不羁的繁体字:  放蕩不羈
  • 放荡不羁的近义词:  放浪形骸,放纵不拘
  • 放荡不羁反义词: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谨小慎微
  • 放荡不羁的组合结构:  abcd 补充式
  • 放荡: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羁:约束。
    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出处晋・王隐《晋书・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用法动宾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羁(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正音“羁”,读作“jī”,不能读作“ē”。

    辨析见“放浪形骸”。

    谜语 野渡无人舟自横 (谜底:放荡不羁)

    故事 晋朝时期,王长文自幼刻苦好学,性格孤僻,放荡不羁,从不把州府的征召放在眼里。州里召他为别驾,他偷偷地出走。他闭门不出潜心写字,他著书四卷《通玄经》。晋武帝时四川天旱,官府开仓借粮,他借了很多无法偿还而惹官司。

    【释义】

    “放荡”,放纵,行为不加检束。语出《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不羁”,不受拘束。语出《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放荡不羁”原指豪放而不受拘束。后用以形容行为放纵随便,不加检点。△“不拘形迹”、“牛骥同皂”、“放浪形骸”

    【典源】

    “放荡”:《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

    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或为郡国守相至公卿,而朔尝至太中大夫,后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诙啁而已。久之,上书陈农战彊国之计,因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其言专之语也,指意放荡,颇复,辞数万言,终不见用。

    注解

    [1]朔: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西汉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时,入长安自荐,待诏金马门。后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观察颜色,直言极谏。曾以辞赋戒武帝奢侈,又陈农战强国之策,终不见用。著有《东方朔》二十篇。

    [2]自讼:替自己申诉、争辩。

    [3]商鞅:公元前390?∼前338,姓公孙,名鞅,战国时卫国人。少好刑名法术之学,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为相,说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国富强后,受封于商。用法严苛,树敌众多,孝公卒,被车裂而死。亦称为“卫鞅”。

    [4]韩非:?∼公元前234,战国时韩国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口吃而不善辩说,与李斯同受业于荀卿。曾以书谏韩王而不见用,于是发愤著书五十余篇,号为《韩非子》。文章峻严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后秦王攻韩,韩王遣非使秦,为李斯所谮,下狱而死。

    [5]诙谐:谈话风趣、幽默。

    “不羁”:《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于卑乱之语,不夺于众多之口。……今人主沈于之辞,牵于之制,使不羁之士与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

    注解

    [1]谄谀:音chǎn yú,逢迎阿谀。

    [2]帷裳:车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此借指姬妾及左右内侍。

    [3]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皂,音zào。见“牛骥同皂”。

    【典故】

    “放荡不羁”系由“放荡”及“不羁”二语组合而成。 “放荡”是出自《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东方朔是西汉武帝时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具有文学才能之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在其中。武帝看了东方朔的自荐书后,赞赏他的气概,就命令他在公车署中待诏,俸禄不多,也得不到武帝的召见。后来因为他临危不惧,机智应变,不畏君权的作风,被任命为常侍郎、太中大夫,得到武帝的信任。此处是说东方朔上书给武帝,提出耕战以强国的建议,并且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官职而申诉。其行文用语可比美商鞅、韩非,“指意放荡”─语意流畅而不受拘束,写了数万言,最后仍然没有被重用。 “不羁”则是出自《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邹阳,西汉时齐国人,和当时的羊胜、公孙诡同为梁国孝王的门客。羊胜等人因为嫉妒邹阳的才能,在梁孝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孝王很生气,就把邹阳交付官吏办罪。邹阳担心死后要承担莫须有的罪名,于是就在狱中上书梁孝王,列举许多古代的君王、贤人,他们彼此之间的信任或猜忌,都为国家带来了不同的影响。而当今的国君,也沉湎于阿谀谄媚的言词之中,牵制于姬妾近侍的包围之下,使得“不羁之土”─那些贤能而不受拘束的士人,宛如良马与牛同槽共食一样,贤愚不分。这也是周朝隐士鲍焦之所以对世道忿恨不平,对富贵毫不留恋的原因。因此他劝谏梁孝王,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应该与贤臣们肝胆相照,共同治理国政。梁孝王在看了这封书信后,就派人把邹阳放出来,并且成为他的贵宾。后来“放荡”和“不羁”典源被合用成“放荡不羁”,用来指豪放而不受拘束。又被用以形容行为放纵随便,不加检点。

    【书证】

      01.《晋书・卷八二・王长文列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02.《四游记・东游记・第一九回》:“蓝采和者,乃赤脚大仙之降生也。身虽为人,不昧本姓(性),放荡不羁,玩游一世。”

      03.《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灿若)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羁。”

      04.《济公传》第一七四回:“陆炳文一听,心说:『怪不得他这样放荡不羁,敢情是我师伯的替僧?怎可打下的!』”

      05.《镜花缘》第九六回:“看了看,这七个人都是放荡不羁,目空一切。”

    【用法】

    语义指豪放而不受拘束。

    类别用在“豪放不拘”的表述上。

    例句

    放荡不羁惯了,很难适应官场的生活。

    他生性放荡不羁,所以不太注意生活细节。

    我常想像李白斗酒诗百篇,放荡不羁的样子。

    在这正式的会场上,他的放荡不羁作风更显得突兀。

    在这紧要关头,他一改平时的放荡不羁,很正经地陈述著他的想法。

    语义形容行为放纵随便,不加检点。贬义。

    类别用在“不受拘束”的表述上。

    例句

    他自负有点才气,平日放荡不羁,很不讨人喜欢。

    这孩子一天到晚,游手好闲,放荡不羁,真令人操心。

    【辨识】

    同义“放荡不羁”及“放浪形骸”都有行为放纵,为所欲为的意思。

    异义“放荡不羁”侧重在不受约束,可用以形容一个人的表现或性格;“放浪形骸”侧重在不拘外在形貌,用以形容一个人的表现,不可形容性格。

    例句
    放荡不羁放浪形骸例句
    对于放荡不羁的艺术家,一般人常用宽容态度接受他们。
    他生性放荡不羁,所以不太注意生活细节。

    dissipated and unrestrained

    放(ほう)らつで締(し)まりがない

    unkonventionell und zügellos

    расхлябанность

展开全文
上一组:方寸已乱
下一组:飞短流长
输入字: